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物等。主要有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孟鲁司特等。
1、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是一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抗炎作用。该药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长期控制的基础用药。雾化吸入后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全身副作用较小。使用期间需注意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2、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属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该药起效迅速,通常在5-10分钟内即可见效,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理。但不宜长期单独使用,需配合抗炎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震颤等。
3、异丙托溴铵:
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发挥支气管扩张作用。该药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常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特别适用于夜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时可能引起口干等不适。
4、特布他林:
特布他林是另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与沙丁胺醇类似。该药对β2受体选择性更高,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治疗,也可用于运动诱发哮喘的预防。
5、孟鲁司特:
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发挥治疗作用。该药有片剂和颗粒剂型,需口服给药,但常作为雾化治疗的辅助用药。特别适用于过敏性哮喘和运动诱发哮喘的长期控制,可减少激素用量。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雾化后协助拍背排痰。日常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坚果等食物。定期复诊评估病情,根据医生指导调整用药方案。
秋冬季小儿哮喘高发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干预、免疫调节、症状监测和紧急处理等方式应对。哮喘发作通常由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暴露、体质因素和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在18-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外出时可为儿童佩戴保暖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卧室使用防螨床品,每周用55度以上热水清洗寝具。
2、药物干预: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慢性期常用布地奈德吸入剂进行抗炎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长期控制。使用吸入装置需配合储雾罐确保药物沉积,用药后需清水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
3、免疫调节: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发因素后可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秋冬季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调节免疫功能。中医调理可选用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固表药材。
4、症状监测:
家长需掌握哮喘发作前兆,如频繁揉鼻、夜间干咳、运动后胸闷等。使用峰流速仪每日监测呼气峰流速值,记录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诱因、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复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治疗方案。
5、紧急处理:
突发喘息时保持坐位前倾姿势,立即使用缓解药物。若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口唇发绀、说话断续等危象表现,需立即就医。学校应备有应急药物和雾化设备,教师需接受哮喘急救培训。避免在发作期强行喂药或平卧,防止误吸。
秋冬季需保证每日饮水1000-1500毫升,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C,如胡萝卜、猕猴桃等。选择室内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运动前做好15分钟热身。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家长应学习背部叩击排痰手法,定期进行家居环境评估。外出携带应急药物卡片,注明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通过医患合作建立个性化哮喘行动计划,实现疾病长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