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前需注意禁食禁水、调整用药、戒烟戒酒、穿着宽松衣物、携带既往报告五项关键事项。
1、禁食禁水:
检查前8小时需完全禁食固体食物,前4小时禁止饮水。食物残渣会遮挡胃黏膜观察视野,液体残留可能引发术中误吸。糖尿病患者需提前与医生沟通禁食期间的血糖调控方案。
2、调整用药: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需提前5天停用,降压药可少量水送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是否暂停需遵医嘱。长期服用的中药制剂也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影响。
3、戒烟戒酒:
检查前3天应停止吸烟,24小时内禁止饮酒。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黏膜充血,酒精可能加重麻醉风险并干扰病理判断。
4、穿着要求:
选择前开扣式宽松衣物,避免穿高领毛衣或连体衣。金属饰品需全部摘除,女性应卸除指甲油。方便检查时快速更衣并避免影响心电监护。
5、携带资料:
需准备既往胃镜报告、病理结果、幽门螺杆菌检测记录。乙肝等传染病筛查报告必须携带,装有心脏起搏器者需提供型号说明书。
检查当日建议有家属陪同,术后2小时可先饮用温水观察吞咽功能。24小时内饮食应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三天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驾驶操作,出现持续胸痛、呕血需立即返院。有慢性胃炎病史者可提前准备苏打饼干缓解术后胃部不适。
胃镜检查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主要包括长期胃部不适者、40岁以上人群、胃癌家族史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长期吸烟饮酒者。
1、长期胃部不适者:
反复出现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超过2周未缓解,可能提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这类患者需通过胃镜明确黏膜损伤程度,排除早期癌变。建议每1-2年复查,若发现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需缩短复查间隔。
2、40岁以上人群:
年龄是胃癌独立危险因素,胃黏膜随年龄增长逐渐萎缩。40岁后建议首次胃镜筛查,无异常可3-5年复查。合并其他危险因素者需提高检查频率,早期发现病变可显著提升治愈率。
3、胃癌家族史患者:
直系亲属有胃癌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这类人群应从30岁开始筛查,首次检查无异常后每2-3年复查。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族成员需更早启动基因检测联合内镜监测。
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该菌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15-20%可能进展为胃溃疡。根除治疗后应复查胃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需每年随访。持续感染者胃癌风险较常人高6倍。
5、长期吸烟饮酒者:
烟草中致癌物可直接损伤胃黏膜,酒精刺激增加胃炎风险。每日吸烟20支以上或饮酒超5年者,建议每3年胃镜检查。若已出现黏膜白斑、糜烂等癌前病变,需缩短至6-12个月复查。
除定期胃镜检查外,高危人群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烫、腌制及高盐食物,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功能,戒烟限酒可降低黏膜炎症风险。出现体重骤降、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记录症状变化作为复查参考依据。胃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