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站立不能作为判断腰椎是否骨折的唯一依据。腰椎骨折的表现主要有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神经症状等,轻微骨折可能保留站立能力,严重骨折则无法站立。
腰椎骨折后是否能够站立与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稳定性骨折指椎体虽有断裂但未发生明显移位,骨性结构仍能维持支撑功能,患者可能保留短时间站立或行走能力,但会伴随局部剧烈疼痛和肌肉痉挛。这类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伤后,疼痛多集中在受伤椎体对应体表位置,咳嗽或扭转身体时症状加重。
不稳定性骨折通常伴随椎体高度丢失超过百分之五十、后凸畸形或椎管内占位,此时脊柱力学结构完全破坏,患者无法完成站立动作。典型表现为受伤瞬间听到骨骼断裂声,随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暴力外伤导致的爆裂性骨折可能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即刻丧失运动功能并出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缺失。部分患者骨折初期因肾上腺素作用可能短暂忽略疼痛,但数小时后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障碍。
无论能否站立,疑似腰椎骨折均需立即制动并就医检查。转运时应保持脊柱轴向整体移动,使用硬质担架固定。恢复期需遵医嘱佩戴支具,避免过早负重,配合钙剂和骨化三醇促进愈合。日常注意预防跌倒,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监测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