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壁瘤可能由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1.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局部心肌变薄膨出形成室壁瘤。急性期需溶栓或介入治疗,药物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聚集。
2. 心肌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愈后形成纤维化瘢痕。需抗感染治疗并限制活动,药物包括辅酶Q10、曲美他嗪、维生素C等心肌营养剂。
3. 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心室壁张力增加易形成瘤样突出。需严格控制血压,常用药物有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
4. 先天异常心室肌发育不良或结缔组织缺陷造成局部室壁薄弱。轻症定期随访,严重者需手术修补,可考虑左心室成形术或室壁瘤切除术。
确诊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低盐饮食并监测血压心率,遵医嘱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