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干咳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抑酸治疗、局部用药、支气管扩张剂等方式缓解。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时,炎症刺激会导致咳嗽反射敏感。常见于感冒后咳嗽,可能伴随咽痛、低热。治疗需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会引发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伴咽痒。需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可选用氯雷他定、孟鲁司特等抗过敏药物,严重时需吸入糖皮质激素。
3、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会引起慢性咳嗽,多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反酸、烧心。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药物选择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多潘立酮促胃肠动力。
4、慢性咽炎:
长期烟酒刺激或过度用嗓会导致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出现咽干、异物感伴干咳。治疗需戒除刺激因素,使用咽炎片等中成药,配合复方硼砂溶液含漱,必要时行咽部微波理疗。
5、支气管哮喘:
气道慢性炎症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为夜间或晨起干咳,运动后加重。确诊需做肺功能检查,长期控制需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急性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接触冷空气、油烟等刺激因素。饮食宜清淡,多饮温水,可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润肺食材。建议每天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戒烟并减少二手烟暴露。若咳嗽持续超过8周或出现咯血、消瘦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排除肺部占位性病变。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复方甘草片或喷托维林等镇咳药物,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决定。
1、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作用,适用于无痰干咳。该药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成瘾性较低,但青光眼患者慎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2、复方甘草片:
复方甘草片含甘草流浸膏、阿片粉等成分,兼具镇咳祛痰作用。其中甘草酸苷能覆盖发炎黏膜,缓解刺激感。长期使用需注意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风险,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喷托维林:
喷托维林属于非成瘾性镇咳药,通过阻断肺-迷走神经反射减轻咳嗽。适用于气管炎引起的刺激性干咳,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等副作用。痰多者需联用祛痰药物避免气道阻塞。
4、病因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下降有关。急性加重期需排查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稳定期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5、辅助疗法: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降低咳嗽敏感性。合并气道痉挛时可联用沙丁胺醇。中药川贝枇杷露含皂苷成分能润肺止咳,但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冷空气及油烟刺激。饮食宜选择银耳、百合等润肺食材,忌食辛辣。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强气道防御能力。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