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败血症可能由皮肤黏膜破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1、皮肤黏膜破损皮肤擦伤或蚊虫叮咬后未及时消毒,可能导致细菌侵入血液。家长需保持伤口清洁,使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就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未规范治疗可能进展为败血症。家长需观察孩子咳嗽发热症状,及时使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原发感染。
3、消化道感染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导致的肠炎可能引发菌血症。家长需注意饮食卫生,腹泻患儿可口服蒙脱石散、益生菌,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头孢噻肟。
4、泌尿系统感染先天性尿路畸形患儿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继发败血症。家长需关注排尿异常,通过尿常规筛查,使用头孢克肟、呋喃妥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矫正畸形。
儿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日常应加强手卫生、按时接种疫苗,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