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老年人得了高血压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年龄增长、肥胖、高盐饮食和缺乏运动等。治疗方面,药物选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利尿剂等;生活方式调整则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
1、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收缩;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2、生活方式调整对控制高血压同样关键。低盐饮食有助于减少钠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或太极拳,每周至少150分钟,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血管损伤和血压波动,吸烟者应尽快戒烟,饮酒者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男性25克、女性15克以下。
3、定期监测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应在家中配备血压计,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并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具体目标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4、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同样重要。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老年人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或与家人朋友交流来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老年人得了高血压应综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有效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老年人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