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四种类型。
1、肝阳上亢:多因情绪激动或肝郁化火导致,表现为头晕目赤、烦躁易怒。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镇肝熄风汤等方剂。
2、气血亏虚:常见于久病体弱或失血患者,症状为眩晕乏力、面色苍白。宜用归脾汤、八珍汤等补益气血。
3、肾精不足:多见于中老年肾虚者,伴随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治疗需填精补肾,常用左归丸或杞菊地黄丸。
4、痰湿中阻:因脾失健运生痰湿,表现为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温胆汤化痰祛湿。
眩晕发作时应立即静卧避免跌倒,日常可配合八段锦锻炼,饮食宜清淡并避免过度劳累,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