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壁心肌缺血性改变可能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危险因素、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
1、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是常见病因,斑块形成会减少侧壁心肌供血。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胸痛、心电图ST-T改变。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并改善血流。
2、心肌耗氧量增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肌需氧量骤增,可能超过狭窄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压榨感,伴冷汗、乏力。应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必要时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
3、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可导致一过性血流中断,常见于吸烟、寒冷刺激后。发作时心电图显示暂时性ST段抬高,可使用地尔硫卓缓释胶囊解除痉挛,配合尼可地尔片改善微循环。
4、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加速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左心室肥厚会增加心肌氧耗。患者多有头晕、颈项僵直等表现,需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
5、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化验显示血脂异常。除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外,需严格低脂饮食并监测肝酶指标。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持体重指数低于24。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限制钠盐至每日5克以下。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出现持续性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