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附件炎并不一定完全由感染引起,感染只是其中一种常见原因。附件炎的发生可能与感染、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关,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调节免疫或手术等方式。
1、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是附件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淋球菌、衣原体等,这些微生物通过性传播或上行感染进入生殖系统,引发炎症。治疗上,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或甲硝唑等。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2、生理因素
女性生殖系统的特殊结构也可能导致附件炎。例如,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宫颈口开放,容易让细菌侵入。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影响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如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和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来增强免疫力。
3、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或穿着过紧的衣物,可能导致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附件炎的风险。改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穿宽松透气的衣物,有助于减少炎症发生。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热敷或中药调理(如艾灸)来缓解不适。
4、其他病理因素
某些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引发附件炎。这些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炎药)、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理疗)或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早期诊断和干预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
附件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感染只是其中之一。预防和治疗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及时就医等。如果出现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