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可能由胆道感染、门静脉血行感染、邻近器官感染扩散、外伤或手术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经皮穿刺引流、手术引流、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
1、胆道感染:胆结石或胆管炎导致细菌逆行感染肝脏,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痛,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必要时行胆道引流。
2、门静脉感染:腹腔感染如阑尾炎通过门静脉播散至肝脏,伴随恶心呕吐、肝区叩击痛,需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奥硝唑抗感染,同时处理原发灶。
3、邻近扩散:膈下脓肿或胃穿孔直接侵蚀肝组织,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穿刺引流脓液,并静脉输注美罗培南控制感染。
4、外伤继发:肝脏穿刺或外伤后形成血肿继发感染,可能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除抗生素治疗外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治疗期间建议高蛋白低脂饮食,体温正常后逐步恢复活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脓肿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