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后硬包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疖肿或腮腺炎引起,建议家长观察硬包大小变化及是否伴随红肿热痛。
1、淋巴结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耳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硬包质地韧、可活动,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家长需避免挤压硬包。
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形成囊性肿物,触诊光滑无压痛,若继发感染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建议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疖肿毛囊细菌感染引发红肿硬结,可能伴随脓头形成,需外用鱼石脂软膏、碘伏消毒或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家长需防止儿童抓挠患处。
4、腮腺炎病毒感染致腮腺肿大延伸至耳后,常伴发热咀嚼痛,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四季抗病毒合剂或连花清瘟颗粒,建议隔离休息并接种疫苗预防。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硬包持续增大或发热时及时就医,完善超声检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