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是通过微创方式向塌陷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稳定骨折、缓解疼痛的手术。该技术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疼痛缓解率可达90%以上。
1、手术原理:
通过影像引导将穿刺针置入骨折椎体,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骨水泥凝固后能立即稳定骨折碎片,恢复椎体高度约30%-70%。其生物力学强度可达正常椎体的80%,同时通过破坏痛觉神经末梢实现镇痛。
2、适应病症:
主要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胸腰椎新鲜压缩骨折,骨折时间最好在6周内。对于椎体后壁完整、椎管占位小于20%的患者效果最佳。禁忌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椎体感染及严重心肺疾病。
3、操作过程:
采用局部麻醉,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完成。经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入路建立工作通道,骨水泥在拉丝期分次注入,单节段手术时间约30-50分钟。需严格控制注入量,腰椎通常为3-5毫升,过量可能导致渗漏。
4、疗效优势:
患者术后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4小时内疼痛显著减轻。相比保守治疗,能降低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卧床并发症风险。临床研究显示,术后1年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再骨折率约为5%-10%。
5、潜在风险:
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5%-15%,可能造成神经压迫或肺栓塞。其他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相邻椎体骨折等。严格掌握适应证、精确控制注入量和速度可有效降低风险。
术后需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日常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钙1000-1200毫克。建议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定期骨密度检查,预防再骨折发生。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影响骨愈合,应予以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