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症状多出现在5岁以下儿童,典型表现包括发热、肢体疼痛、弛缓性瘫痪等,病程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和恢复期。
1、前驱期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低热、咽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异常肢体拒动或肌肉触痛。
2、瘫痪前期表现体温再次升高伴头痛、呕吐、颈背强直,特征性表现为三角架征阳性,此时病毒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建议家长立即送医进行脑脊液检查。
3、瘫痪期特征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下肢多见,伴随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脊髓型麻痹,少数可发展为延髓型麻痹导致呼吸衰竭。
4、恢复期变化急性症状消退后进入长达2年的恢复期,未完全恢复的肌群会遗留永久性瘫痪,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和肢体畸形等后遗症。
家长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隔离患儿并就医,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发病后需配合康复治疗改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