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有少量积水可能是正常的,但积水持续增多或伴随症状则需警惕异常。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主要用于修复先天性或后天性输尿管狭窄,术后早期因组织水肿或暂时性引流不畅可能出现短暂积水,通常1-3个月会逐渐消退。若积水超过3个月未缓解、伴随发热或腰痛,可能与吻合口狭窄、感染或结石复发有关,需通过超声或CT进一步评估。
术后短期内轻度积水多属于正常恢复过程。手术创伤会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影响尿液引流效率,此时积水程度一般不超过2厘米,且无肾功能指标异常。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2升,避免憋尿,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积水变化。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积水吸收较慢,但若6周后积水深度仍超过1.5厘米,应考虑是否存在缝合线反应或局部炎症。
持续性积水往往提示病理状态。吻合口瘢痕增生是最常见原因,可能引起输尿管再度狭窄,表现为积水进行性加深伴肾区胀痛。其他情况包括术中遗漏的输尿管扭曲、术后粘连压迫或继发结石形成。这类患者需要完善利尿肾动态显像检查,评估分肾功能和梗阻程度。对于积水合并感染者,需及时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损害。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3个月,减少吻合口张力。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水肿加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观察排尿情况,若出现尿量突然减少或尿液浑浊需立即就诊。常规随访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和肾功能检查,吻合口愈合良好者多数在半年内积水完全消失。长期随访中发现约15%患者需要二次干预,因此严格遵医嘱复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