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眩晕耳鸣等,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虚火亢盛、中期阴液耗损、晚期阴阳两虚三个阶段。
1、潮热盗汗午后或夜间突发性发热伴汗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阴降火中成药,需排除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
2、五心烦热手足心发热伴心胸烦闷,多因肾阴不足导致虚火上炎。建议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中药可选用天王补心丹、百合固金汤、清骨散等方剂调理。
3、口干咽燥唾液分泌减少致口腔黏膜干燥,常见于更年期或长期熬夜人群。日常可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材,严重者需配合麦门冬汤、养阴清肺丸等药物治疗。
4、眩晕耳鸣阴不制阳导致肝阳上亢,出现头晕目眩伴蝉鸣样耳鸣。治疗需滋水涵木,可用杞菊地黄丸、左归丸配合针灸太溪穴等干预措施。
阴虚体质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阴,饮食宜选择山药、雪梨等甘凉滋润之品,症状持续加重需至中医科进行系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