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针眼通常由细菌感染、用眼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或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药、清洁护理和就医引流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控制感染。
2、用眼卫生不良:揉眼或接触污染物导致细菌侵入。家长需帮助孩子用生理盐水清洁眼周,避免揉眼并勤洗手,可配合热敷促进分泌物排出。
3、免疫力低下:感冒或疲劳时易发麦粒肿。建议家长保证孩子睡眠充足,补充维生素A、C增强抵抗力,初期可用干净毛巾热敷10分钟缓解症状。
4、睑板腺阻塞:油脂分泌异常导致腺体堵塞,可能伴随干眼症状。需就医进行专业睑缘清洁,顽固性针眼可能需手术切开引流。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用独立毛巾清洁眼部,若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