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活动异常、步态不稳、关节活动受限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症状主要有下肢不等长、髋关节弹响、臀部不对称、行走跛行、关节疼痛。
1、下肢不等长:
患侧下肢可能比健侧短缩1-2厘米,平躺时双膝屈曲可见两侧膝关节高度不一致。这种差异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明显,严重时可能导致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弯。早期发现可通过穿戴支具矫正。
2、髋关节弹响:
活动髋关节时可闻及弹响声,尤其在屈曲外展时明显。这是由于股骨头与髋臼位置异常导致关节囊松弛所致。新生儿期出现此症状需及时进行超声检查确诊。
3、臀部不对称:
患侧臀部皮肤皱褶增多且不对称,大腿内侧皱褶较对侧明显。仰卧位时双下肢外展角度不一致,患侧外展受限。这种体征在3月龄以上婴儿中较为典型。
4、行走跛行:
学步期儿童表现为行走时身体向患侧倾斜,步态蹒跚如鸭步。单侧病变时患肢负重时间缩短,双侧病变则呈现明显摇摆步态。这种情况提示髋关节已出现半脱位或全脱位。
5、关节疼痛:
大龄儿童可能主诉腹股沟区或膝关节隐痛,活动后加重。疼痛源于长期关节不稳定导致的软骨磨损或滑膜炎。此时往往伴有髋关节活动度下降等晚期表现。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包裹婴儿下肢,选择宽松尿布以保持髋关节自然外展位。6月龄前可进行被动操锻炼,如蛙式抱姿和轻柔的外展运动。母乳喂养期间保证充足维生素D摄入,学步期儿童避免过早使用学步车。定期儿童保健体检时务必要求医生检查髋关节活动度,特别是有家族史或臀位产的婴儿更需重视早期筛查。发现异常应及时至儿童骨科专科就诊,6月龄内治疗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