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在正确使用时间内服用可有效降低怀孕风险。避孕效果主要与服药时间、药物类型、同房时间、个体代谢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1、服药时间:
紧急避孕药需在同房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左炔诺孕酮类药物的最佳效果在24小时内,乌利司他醋酸酯可延长至120小时。超过时间窗后避孕效果显著下降。
2、药物类型:
常见紧急避孕药分为左炔诺孕酮单剂1.5毫克和乌利司他醋酸酯两类。前者通过抑制排卵发挥作用,后者还能影响子宫内膜环境,总体避孕有效率在85%-98%之间。
3、同房时间:
药物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无保护性行为有效。若服药后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药物不能提供持续保护作用,需重新服用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4、个体差异:
体重指数超过25可能降低左炔诺孕酮效果,此时建议选择乌利司他醋酸酯。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呕吐腹泻等情况也会影响药效,呕吐后2小时内需补服。
5、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抗癫痫药、抗结核药、圣约翰草提取物等肝药酶诱导剂会加速避孕药代谢,降低血药浓度。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需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应注意观察月经周期变化,建议后续采取屏障避孕等常规避孕措施。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若月经推迟超过1周需进行妊娠检测,出现严重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紧急避孕药不宜作为常规避孕手段,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