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肠穿孔。
1、腹痛炎症刺激胃肠黏膜引发痉挛性疼痛,多位于中上腹或脐周,可遵医嘱使用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或蒙脱石散缓解症状。
2、腹泻肠道渗透压改变导致水样便或黏液便,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有关,需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诺氟沙星或洛哌丁胺。
3、呕吐胃黏膜受刺激引发的保护性反射,严重呕吐需警惕幽门梗阻,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或多潘立酮,儿童需家长监测脱水征象。
4、发热细菌毒素入血引起的全身反应,体温超过38.5℃可考虑布洛芬,若持续发热需排除脓毒血症等并发症。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宜选择低渣饮食并少量多次补充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