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疼痛可能由肌肉拉伤、淋巴结肿大、乳腺疾病、神经压迫、皮肤感染等原因引起。腋下疼痛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肌肉拉伤腋下疼痛可能与肌肉拉伤有关,常见于剧烈运动或过度使用上肢后。肌肉拉伤通常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肿胀。轻微拉伤可通过休息和热敷缓解,避免短期内重复进行高强度运动。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明显肿胀,需排除肌肉撕裂等严重损伤。
2、淋巴结肿大腋下淋巴结肿大常由上肢或胸部感染引起,表现为压痛性肿块,可能伴随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通常具有自限性,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持续不消退的淋巴结肿大需警惕结核或淋巴系统疾病,必要时需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3、乳腺疾病女性腋下疼痛需考虑乳腺增生或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乳腺增生疼痛多与月经周期相关,乳腺癌转移多表现为无痛性硬结。建议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4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筛查。哺乳期女性可能出现乳汁淤积导致腋下副乳疼痛,需及时排空乳汁。
4、神经压迫颈椎病或胸廓出口综合征可能压迫臂丛神经引起放射性腋下疼痛,常伴随上肢麻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可能加重症状,需改善坐姿并避免提重物。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明确诊断,严重者需进行神经松解手术。
5、皮肤感染毛囊炎或汗腺炎可能导致腋下局部红肿热痛,常见于剃毛后或卫生状况不佳时。轻度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化脓性感染需切开引流。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严重皮肤感染,需严格控制血糖。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汗腺炎可能需长期抗生素治疗。
腋下疼痛患者应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剂。每日用温水清洁腋窝,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疼痛伴随不明肿块、持续发热或皮肤溃烂,应立即就医排查肿瘤或特殊感染。哺乳期女性出现腋下肿块需排除乳腺炎,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安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