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血管畸形可通过产前超声监测、介入治疗、产后手术矫正、多学科联合管理等方式干预。该异常通常由基因突变、母体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环境致畸因素等原因引起。
1、产前监测通过高频超声定期评估畸形进展,重点观察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单纯性畸形可每4周复查,复杂性畸形需缩短至2周。
2、介入治疗部分动静脉瘘病例可在胎儿期行血管栓塞术。该操作需在孕24周后进行,需严格评估母胎风险收益比。
3、手术矫正产后根据畸形类型选择血管重建术或病灶切除术。重要器官的血管畸形需在新生儿期完成一期手术。
4、多学科管理组建产科、儿科外科、影像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严重病例需提前规划分娩时机及转运流程。
孕妇应规范补充叶酸等营养素,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和致畸药物,定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