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糖尿病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病毒感染、胰腺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等方式干预。
1、胰岛素分泌不足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骤降。需立即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2、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破坏胰岛细胞,伴随发热、乏力症状。需抗病毒治疗联合速效胰岛素,如谷赖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德谷胰岛素。
3、胰腺损伤胰腺炎或外伤导致继发性糖尿病,常见腹痛、脂肪泻。需补充胰酶并采用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
4、遗传因素特定基因突变引发青少年起病,具有家族聚集性。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管理。
建议每日监测血糖4-7次,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