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保护血管可通过抬高肢体、冷敷处理、药物干预、定期检查等方式实现。血管损伤通常由化疗药物刺激、反复穿刺、血管脆弱、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
1、抬高肢体输液后抬高患肢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持续刺激。建议将肢体垫高超过心脏水平,每次维持20分钟左右。
2、冷敷处理穿刺部位出现红肿时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0-15分钟。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少药物外渗风险,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3、药物干预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七叶皂苷钠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有助于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外渗时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4、定期检查每周监测穿刺部位血管弹性及皮肤状况,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深静脉情况。出现条索状硬结或色素沉着需及时就医。
日常避免穿刺侧肢体提重物,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血管内皮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