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
1、骨量减少:骨组织中矿物质和骨基质比例下降,导致骨骼密度降低,可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诊断。
2、微结构破坏:骨小梁变细断裂、孔隙增大,骨骼力学性能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椎体或髋部骨折。
3、代谢失衡:破骨细胞活性超过成骨细胞,骨吸收速率大于骨形成速率,与雌激素缺乏、钙磷代谢异常有关。
4、继发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变形、身高缩短,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超过部分恶性肿瘤。
建议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和400-800单位维生素D,进行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酗酒,定期监测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