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需重点关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药物管理和并发症预防。日常管理主要有血糖监测、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药物依从性、足部护理五个方面。
1、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管理2型糖尿病的基础。建议每天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用血糖仪记录数据。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监测频率应根据病情调整,血糖波动大或使用胰岛素者需增加监测次数。异常血糖值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调整:
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主食选择全谷物、杂粮,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蛋白质以鱼、禽、豆制品为主,限制红肉。烹饪方式宜蒸煮炖,避免油炸。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3、运动干预: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时间建议在餐后1小时开始,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抗阻训练每周2-3次,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医生评估运动强度。
4、药物依从性:
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常见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如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注射胰岛素者需掌握正确注射技术,轮换注射部位。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5、足部护理:
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水泡、红肿,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舒适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修剪趾甲要平直,不要剪得太短。冬季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发现足部伤口应及时处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理想体重,BMI控制在18.5-23.9kg/m²。学会应对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筛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发生。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