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觉打呼噜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生理性喉软骨软化、睡姿不当、鼻腔分泌物堵塞、环境干燥等因素有关。若伴随呼吸暂停或喂养困难需及时就医。
1、喉软骨软化新生儿喉部软骨发育未完全,呼吸时可能发出类似打呼噜的声音,通常3-6个月会自然改善,家长需保持喂养姿势正确,避免呛奶。
2、睡姿影响仰卧位时舌根后坠可能引起鼾声,建议家长调整头部侧卧位,避免使用过高枕头,定期观察呼吸频率是否平稳。
3、鼻腔堵塞奶渍或鼻痂阻塞鼻腔时会出现鼾声,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4、病理性因素可能与先天性喉喘鸣、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吸气性喉鸣、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监测宝宝血氧饱和度,避免接触二手烟,若打呼噜伴随面色青紫或体重增长缓慢,应立即前往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