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服用感冒药可能对婴儿产生不良反应,常见影响包括嗜睡、胃肠不适、过敏反应及药物毒性蓄积。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具体风险与药物种类、剂量及婴儿个体差异有关。
1、嗜睡:部分感冒药含抗组胺成分如氯苯那敏,可能通过乳汁导致婴儿中枢神经抑制。建议家长选择哺乳期安全药物,用药后观察婴儿精神状态。
2、胃肠不适: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刺激婴儿胃肠黏膜。家长需注意婴儿是否出现吐奶、腹泻,必要时暂停哺乳6-8小时。
3、过敏反应:抗生素类或添加剂可能引发婴儿皮疹、呼吸困难。家长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婴儿出现过敏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4、毒性蓄积:伪麻黄碱等成分在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体内代谢缓慢。建议家长避免使用复方感冒药,单次用药后间隔4小时再哺乳。
哺乳期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优先选择哺乳期安全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单方制剂,用药后注意观察婴儿反应,必要时暂停哺乳并排出含药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