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擦破后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调整饮食、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使用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患处,避免用力摩擦导致黏膜进一步损伤。家长需每日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或奶嘴。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克霉唑口腔药膜或咪康唑口腔凝胶。鹅口疮可能与免疫缺陷、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白色伪膜、进食哭闹等症状。
3、调整饮食暂停酸性或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饮食。家长需注意餐具消毒,避免含糖食物加重真菌繁殖。
4、预防感染接触患儿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排查基础疾病,鹅口疮可能与HIV感染、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伴反复发作、黏膜充血等症状。
保持口腔湿润,哺乳期母亲应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患儿衣物需煮沸消毒,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