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否需要打胰岛素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通常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能需考虑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需结合血糖监测结果、并发症风险及医生评估综合决定。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确诊后通常需立即启动胰岛素治疗以维持生命。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较为严格,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0.0mmol/L。胰岛素治疗方案多采用基础+餐时模式,如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需根据血糖波动规律调整剂量。
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失效或出现急性并发症时需启用胰岛素。当糖化血红蛋白持续超过7.5%或空腹血糖长期高于10mmol/L,提示胰岛功能显著衰退,需考虑胰岛素补充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饮食运动控制后餐后2小时血糖仍高于6.7mmol/L,为预防胎儿畸形也需及时使用胰岛素。围手术期或合并严重感染时,即使既往未用胰岛素,也可能需要短期强化治疗。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数据,避免空腹运动或擅自调整胰岛素剂量。注射胰岛素后需按时进餐防止低血糖,轮换注射部位避免脂肪增生。若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进食糖果,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所有胰岛素使用方案均须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