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患者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需根据病情决定,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或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通常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这类患者血糖波动大,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使用胰岛素能快速控制血糖水平。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胰岛功能衰竭。当出现口服药失效、严重高血糖、急性代谢紊乱或围手术期等情况时,需短期或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能兼顾基础与餐时血糖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饮食运动控制无效,为避免胎儿发育异常需使用人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具有更平稳的药效学特征,可减少夜间低血糖风险。特殊情况下如严重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度过急性期。
胰岛素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初始剂量通常按每公斤体重0.3-0.5单位计算。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糖、体重增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等不良反应,需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疗效评估。不同类型的胰岛素作用时间差异较大,速效胰岛素主要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则提供基础胰岛素水平。
除胰岛素治疗外,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每日监测血糖并记录波动情况。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建议每3-6个月进行糖尿病并发症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