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早期征兆主要有口渴多饮、尿频尿多、容易饥饿、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等。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糖水平。
1、口渴多饮高血糖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引起明显口渴感。患者常表现为频繁饮水但难以缓解口干,每日饮水量可能超过3000毫升。这种情况与血糖浓度过高导致肾脏排出大量水分有关,需警惕糖尿病可能。建议家长观察孩子饮水量是否异常增加,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尿频尿多血糖超过肾糖阈时会出现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夜尿增多或每小时排尿1次以上,24小时尿量可达2500-4000毫升。尿液可能带有甜味或吸引蚂蚁,这是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的典型表现。长期尿频可能引发会阴部瘙痒或尿路感染,需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3、容易饥饿胰岛素功能障碍时,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患者餐后2-3小时即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反应,实际检测血糖却偏高。这种"假性饥饿"常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可通过少食多餐和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缓解。
4、体重下降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个月内体重可能下降5-10公斤,这与糖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分解、蛋白质消耗有关。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则表现为肌肉量减少。突发体重下降伴多饮多尿需优先排查糖尿病,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曲线。
5、疲劳乏力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会导致持续倦怠感,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部分患者出现视物模糊、伤口愈合缓慢等典型症状,这与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有关。长期疲劳可能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诊断。
发现高血糖征兆应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如糕点、含糖饮料,选择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指尖血糖。若确诊糖尿病需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物,切勿自行调整剂量。建议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眼底情况,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