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治疗达到临床缓解,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稳定。治疗方式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冲击、脾切除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
1、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泼尼松等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血小板,起效较快但需注意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2、免疫球蛋白冲击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适用于急性出血或术前准备,效果短暂需重复进行。
3、脾切除术对药物无效的慢性患者,切除脾脏可减少血小板破坏,约三分之二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需评估手术风险。
4、血小板生成素激动剂艾曲泊帕等药物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适用于难治性病例,需持续用药维持疗效。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出现黏膜出血或瘀斑加重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