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导致低钙血症主要与骨质破坏加速、肾功能损害、异常蛋白结合钙以及维生素D代谢异常有关。
1、骨质破坏加速骨髓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导致溶骨性病变,大量钙离子释放入血后经肾脏排泄。需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破坏,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同时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
2、肾功能损害轻链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肾功能不全,影响钙重吸收和维生素D活化。需控制骨髓瘤进展,使用硼替佐米等靶向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异常蛋白结合钙骨髓瘤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结合游离钙,导致血钙检测值假性降低。需通过血清游离钙检测确诊,治疗原发病为主。
4、维生素D代谢异常肾功能受损导致1α-羟化酶活性下降,影响维生素D活化。需补充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配合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每日保证800-1000毫克钙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避免高磷饮食加重钙磷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