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后出现高烧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镇痛管理、呼吸训练、营养支持等方式处理。高烧可能与肺部感染、骨折部位炎症反应、胸腔积液、肺不张、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同时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散热。若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寒战需及时就医。
2、抗感染治疗骨折后继发细菌性肺炎或胸膜炎可能导致高烧,通常伴随咳嗽、脓痰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须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含钙食物同服影响药效。
3、镇痛管理剧烈疼痛可能引发应激性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布洛芬兼具退热和镇痛作用,但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
4、呼吸训练因疼痛导致的浅表呼吸可能诱发肺不张,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发热。建议每2小时进行深呼吸练习,使用激励式肺量计锻炼肺功能。咳嗽时可用枕头轻压骨折处减轻疼痛,必要时进行雾化治疗。
5、营养支持高代谢状态会加重发热,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维生素C泡腾片可增强免疫力,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用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咳嗽。
肋骨骨折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使用多头带固定胸廓减少移动。每日监测体温4次,若72小时内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复查CT。恢复期可逐步进行上肢伸展运动,但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