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阑尾炎术后发烧可能由手术应激反应、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术后低热可采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辅助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优先选择物理降温,避免过早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擦拭部位选择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区域,每次持续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
2、调整饮食术后24小时内以流质食物为主,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48小时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适量添加蒸蛋羹、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减少肠道负担。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升以内。
3、补充水分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2500毫升,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水分补充有助于促进代谢产物排出,维持电解质平衡。若存在恶心呕吐症状,需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每次50-100毫升,间隔15-20分钟。
4、观察症状监测体温变化频率应保持每4小时一次,记录最高体温及波动规律。同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咳嗽咳痰、排尿疼痛等伴随症状。若出现寒战、意识模糊或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
5、及时就医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反复升至38.5摄氏度以上时,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腹腔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肺部感染可能需要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痰培养针对性治疗。
术后应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换药。早期床上活动下肢预防静脉血栓,术后3天可尝试床边站立。监测排便情况,若72小时未排气需警惕肠粘连。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2周内禁止提重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观察腹腔积液吸收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高热不退时须立即返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