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疼痛通常位于右下腹麦氏点,即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阑尾炎初期疼痛多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呈现隐痛或钝痛,容易被误认为胃部不适。随着炎症发展,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区域,此时可能伴随局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部分患者因阑尾解剖位置变异,可能出现右上腹、左下腹或盆腔等非典型疼痛区域,但右下腹压痛仍是主要体征。炎症加重时疼痛可呈持续性剧痛,咳嗽或活动时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低热等全身反应。
若阑尾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疼痛范围会扩大至全腹,同时伴有高热、寒战等严重感染症状。老年人与儿童因生理特点差异,疼痛定位可能不典型,儿童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拒按腹部,老年人则可能因痛觉迟钝而仅有轻微不适。妊娠期女性随着子宫增大,阑尾位置可能上移,导致疼痛部位高于常规麦氏点。
建议出现持续右下腹痛或转移性腹痛时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或自行服用止痛药。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减少胃肠道感染风险。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禁水,采取半卧位缓解疼痛,确诊后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