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长期未干预可能进展为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病情严重程度与黏膜损伤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伴随肠化生等因素相关。
1、黏膜损伤:浅表性胃炎仅累及胃黏膜表层,通过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和饮食调整即可控制。
2、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铋剂。
3、病理改变:伴随肠上皮化生时需定期胃镜监测,重度异型增生可能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治疗。
4、全身影响:长期胃炎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引发贫血,需补充维生素B12、铁剂及优质蛋白饮食。
建议慢性胃炎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并定期复查胃镜,症状加重时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