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电切术后第一次排便可能带血,也可能不带血。术后少量出血可能与创面渗血有关,大量出血则需警惕迟发性出血风险。建议术后观察排便性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电切术后创面会形成浅表溃疡,黏膜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血丝或暗红色粪便,通常与术中电凝止血不彻底、粪便摩擦创面有关。这种情况出血量较少,颜色偏暗,无血块或持续滴血,多数在1-3天内自行停止。术后早期进食流质饮食、避免用力排便有助于减少出血概率。
若术后首次排便出现鲜红色血便、大量血块或伴随头晕、冷汗等症状,可能与术中血管处理不当、凝血功能异常或创面感染有关。这种情况出血量较大,可能需内镜下止血或输血治疗。高龄、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息肉基底较宽的患者更易发生迟发性出血。
结肠息肉电切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纤维食物,遵医嘱使用黏膜保护剂如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排便情况,若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腹痛发热,需立即返院复查肠镜。术后3-6个月需常规复查肠镜评估创面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