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皮肤溃烂流黄水可能与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湿疹、糖尿病足或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创、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控制基础疾病、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感染。
1、局部清创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轻柔冲洗创面,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避免用力擦拭导致二次损伤,清创后保持创面干燥。若伴有明显疼痛或出血,需由医护人员操作。清创后覆盖无菌纱布,每日更换1-2次。
2、外用药物真菌感染可联苯苄唑乳膏或酮康唑乳膏;细菌感染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渗出较多时先用硼酸溶液湿敷。用药前需确认无药物成分过敏,溃烂面积较大时避免自行用药。
3、口服药物严重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真菌感染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服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病变。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
4、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用量;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穿戴医用弹力袜。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避免局部持续受压。营养缺乏者补充维生素C片和蛋白粉。
5、手术引流深部脓肿需行切开引流术,清除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条。严重糖尿病足坏疽可能需截趾手术。术后需定期换药,监测创面愈合情况。所有手术均需在医疗机构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日常需穿透气棉袜及宽松鞋具,避免赤脚行走。每日用温水清洁足部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干燥。禁止抓挠或自行挑破水疱,观察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扩散。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足部神经病变筛查,发现早期破损立即处理。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促进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