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在服药后仍持续可能与药物不对症、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1. 药物不对症部分耳鸣由内耳微循环障碍引起,若仅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未联用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可能效果有限。伴随眩晕时需排查梅尼埃病。
2. 病程较长慢性耳鸣超过3个月者,耳蜗毛细胞损伤常不可逆,此时药物修复效果较差。可尝试掩蔽疗法联合氟桂利嗪缓解症状。
3. 病因复杂颈椎病引发的耳鸣需治疗原发病,单用耳部药物无效。伴随颈部僵痛时需配合牵引治疗,必要时使用洛索洛芬钠消炎镇痛。
4. 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反应较差,可更换为巴曲酶注射液改善内耳供血。焦虑状态者需联用艾司西酞普兰。
建议完善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明确耳鸣性质,避免长期暴露噪音环境,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