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主要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同时注意隔离和卫生管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感染。
1、遗传因素:手足口病的易感性与个体免疫系统的遗传特征有关,部分儿童可能因遗传因素导致免疫力较低,更容易感染病毒。
2、环境因素: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儿童之间密切接触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玩具和物品是预防的关键。
3、生理因素: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4、外伤:皮肤破损或口腔黏膜损伤可能增加病毒入侵的机会,家长应注意避免儿童受伤,并及时处理伤口。
5、病理因素: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且病情可能较重。对于这类儿童,应加强防护,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常接触的物品;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方面,轻症患者可居家隔离,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口腔溃疡可使用含漱液或喷雾剂减轻疼痛。重症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和生命支持。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护儿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