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术后手臂应保持内收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度并用前臂吊带固定。术后姿势管理主要涉及制动保护、疼痛控制、功能位维持、早期活动限制及康复训练配合。
1、制动保护:
术后2周内需严格制动,使用前臂吊带将患肢固定于胸侧,避免肩关节外展及上举动作。吊带应调整至肘部呈直角,手腕略高于肘部以减轻水肿。夜间睡眠时需用枕头支撑患侧手臂,防止无意识活动导致内固定松动。
2、疼痛控制:
保持特定姿势可降低骨折端剪切力,减少炎性刺激引发的疼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配合冰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疼痛缓解后仍需维持保护性体位,避免因症状减轻而过度活动。
3、功能位维持:
中立位姿势指肩关节内收15-20度,前屈30度,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旋前旋后中间位。此体位能最大限度降低肌肉牵张力,防止关节囊挛缩。需定期检查吊带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失去固定效果。
4、早期活动限制:
术后4周内禁止主动抬臂动作,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钟摆运动,即身体前倾让患肢自然下垂画圈。6周前避免提拉超过500克的物品,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缓冲震动。
5、康复训练配合:
拆除吊带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使用滑轮辅助设备进行肩关节前屈练习。术后8周逐步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重点强化肩袖肌群和斜方肌下部。所有训练需保持肩胛骨稳定,避免代偿性耸肩动作。
术后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保证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及乳制品。康复期可进行健侧肢体有氧运动维持心肺功能,6个月内避免接触性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出现异常弹响或突发疼痛需立即就诊。睡眠时建议采用半卧位,患侧上肢下方垫长枕保持功能位,翻身时需用健侧手臂辅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