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伤口痒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抓挠、冷敷缓解、使用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伤口瘙痒通常由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神经再生、药物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伤口清洁术后伤口瘙痒可能与局部细菌定植有关。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轻柔清洗伤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洗后保持伤口干燥,必要时覆盖无菌敷料。清洁过程需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新生表皮组织。
2、避免抓挠抓挠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增加。可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夜间睡眠时尤其需要注意。若瘙痒剧烈,可用指腹轻拍周围皮肤替代抓挠。反复抓挠可能造成伤口裂开或继发感染。
3、冷敷缓解采用4-8℃低温毛巾冷敷瘙痒部位,每次不超过15分钟。低温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减少痒觉传导。冷敷前需确认伤口已完全闭合,敷料保持干燥。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4、使用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可收敛止痒,每日涂抹2-3次。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能减轻炎症反应。外用利多卡因凝胶可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避开未愈合的创面。
5、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可抑制组胺受体,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西替利嗪片适用于夜间加重的瘙痒症状。依巴斯汀片对术后神经源性瘙痒效果较好。需遵医嘱服用,注意嗜睡等不良反应。
术后伤口瘙痒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衣物摩擦刺激。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及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愈合。如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征象,或瘙痒持续超过2周未缓解,应及时复诊检查。恢复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张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