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血液透析患者补钙应通过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来实现,以预防低钙血症和骨质疏松。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钙血症,这主要是由于肾功能下降无法正常调节钙磷平衡,同时透析过程中钙离子流失增加。
1、药物治疗。常用钙剂包括碳酸钙、醋酸钙和葡萄糖酸钙,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过量导致高钙血症。维生素D3及其类似物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可促进肠道钙吸收,改善低钙血症。钙敏感受体激动剂如西那卡塞可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帮助维持血钙水平。
2、饮食调理。高钙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良好的钙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富含钙质。深绿色叶菜如菠菜、芥蓝等钙含量较高,但需注意草酸可能影响钙吸收。骨头汤含钙丰富,但需控制磷的摄入。
3、生活方式调整。适量晒太阳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强钙吸收。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骨骼健康,可提高骨密度。戒烟限酒,避免咖啡因过量摄入,减少钙流失。
血液透析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时调整补钙方案。补钙的同时需警惕高钙血症的发生,保持钙磷乘积在合理范围内。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个体化的补钙计划,以维持骨骼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科学的补钙策略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是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