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适用于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等情况,但存在严重出血倾向、低血压或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忌。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式,通过人工装置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它主要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帮助其维持生命,也可用于急性肾损伤或某些中毒病例。
1、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病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时,通常需要开始透析治疗。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积累的尿素、肌酐等废物,缓解
尿毒症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调整透析方案。
2、急性中毒:某些药物或毒物中毒时,血液透析可快速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挽救生命。例如,甲醇、乙二醇中毒,或某些抗生素过量时,透析是重要的抢救手段。治疗需根据毒物种类和中毒程度,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和时间。
3、严重出血倾向:血液透析需要使用抗凝剂防止体外循环凝血,这可能导致或加重出血风险。有活动性出血、近期手术或创伤的患者应避免透析,或采用无肝素透析等特殊方式,以减少出血并发症。
4、低血压:透析过程中大量液体快速清除可能引发低血压,尤其对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患者。治疗前需评估患者容量状态,调整透析液浓度和超滤速度,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5、严重心功能不全:透析对心脏负荷较大,心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这类患者可选择腹膜透析或其他替代治疗,或采用缓慢、低效的透析方式,以减少心脏负担。
血液透析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