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可挂儿科或急诊科,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梗阻、脑膜炎等因素有关。
1、儿科儿科是处理儿童呕吐的首选科室,适合非紧急情况下的常规诊疗。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判断病因,若由饮食不当或轻度胃肠炎引起,可能建议调整饮食或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若伴随腹泻、低热等症状,需警惕轮状病毒感染,可通过粪便检测确诊。
2、急诊科当呕吐伴随意识模糊、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呕血时,需立即挂急诊科。这类情况可能与急性肠梗阻、脑膜炎、酮症酸中毒等急症相关,急诊科可快速进行血液生化、腹部超声或头部CT等检查。例如肠梗阻患儿会出现排便停止、腹胀,需禁食并可能留置胃管减压。
3、消化内科反复呕吐超过3天或伴有体重下降时,建议转诊消化内科。慢性呕吐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幽门狭窄、乳糖不耐受等有关,需进行胃镜检查或氢呼气试验。先天性幽门狭窄的婴儿会呈现喷射性呕吐,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多数需手术治疗。
4、神经内科呕吐伴随头痛、抽搐、颈部僵硬时需排查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患儿常见发热、畏光、囟门膨隆,通过腰椎穿刺可确诊;偏头痛相关呕吐多有家族史,可通过头部MRI排除占位性病变。此类情况需及时干预避免脑损伤。
5、感染科群体性呕吐或近期有疫区接触史需考虑传染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爆发性呕吐腹泻,轮状病毒多见于秋冬季节。感染科会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实施隔离措施,重症需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家长需记录孩子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呕吐后保持侧卧防误吸,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水。避免强制进食,6小时内持续呕吐或出现脱水体征如尿少、眼窝凹陷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餐具消毒、生熟食分开,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