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晕厥和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电活动紊乱密切相关。
1、心悸:
冠心病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律或心跳过速,多由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引起。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引发异常电冲动形成。轻度心悸可通过吸氧、休息缓解,频发心悸需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2、胸闷:
心律失常发作时常伴随胸骨后压迫感或疼痛,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快速型心律失常会加重心肌耗氧,诱发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出汗等伴随症状,需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就医。
3、头晕:
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时,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常见于心室率过缓或过速的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站立不稳等前驱症状。持续性头晕需警惕阿斯综合征发作风险。
4、晕厥:
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会导致短暂意识丧失,通常突然发生且恢复较快。这类情况提示心肌严重缺血,可能伴随抽搐、尿失禁等表现,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治疗。
5、心力衰竭:
长期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患者表现为活动耐力减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心功能并调整抗心衰治疗方案。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香蕉、深色蔬菜等食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年龄×60%。避免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心悸加重或新发晕厥症状应及时就医。
西地兰中毒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房性心动过速。这些心律失常主要与药物过量导致心肌细胞钠钾泵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及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有关。
1、室性早搏:
西地兰中毒时,心肌细胞膜稳定性下降,易出现心室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心悸或心跳漏搏感,心电图可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轻度中毒可通过停药和补钾缓解,严重者需使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室性心动过速:
药物过量会导致心室肌自律性异常增高,引发连续3次以上的室性早搏。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血压下降,心电图显示心率150-250次/分的宽QRS波群。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静脉注射苯妥英钠或进行电复律治疗。
3、房室传导阻滞:
西地兰可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并直接抑制房室结传导,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或心室率突然减半。二度以上传导阻滞可能引发阿-斯综合征,需要阿托品或临时起搏器干预。
4、窦性心动过缓:
药物对窦房结的直接抑制及迷走神经兴奋作用,可使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严重时可出现头晕、乏力等心输出量不足症状,通常需减量或停药,必要时使用异丙肾上腺素。
5、房性心动过速:
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心电图显示规则窄QRS波,心率150-250次/分。这与药物缩短心房不应期、增加自律性有关,可采用维拉帕米或同步电复律治疗。
发生西地兰中毒时应立即停药并监测心电图变化,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同时补充富含镁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可稳定心肌细胞膜。轻度中毒者建议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日常需严格遵医嘱控制药物剂量,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和电解质水平。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紧急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诱发恶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