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植入支架后需注意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及识别紧急症状。支架植入术主要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等血管狭窄性疾病,术后管理直接影响长期预后。
1、规律服药支架植入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血栓形成,通常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根据病情配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稳定斑块。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2、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评估支架通畅情况。每年需进行冠状动脉CT或造影检查,监测有无支架内再狭窄。出现胸闷胸痛症状时应提前复查。
3、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维持在7mmol/L以内。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建议低于1.8mmol/L。吸烟者须彻底戒烟,避免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
4、调整生活方式饮食采用低盐低脂模式,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食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每周进行5次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0.7。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5、识别紧急症状突发剧烈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伴冷汗、恶心呕吐,或出现意识模糊、肢体偏瘫等症状,可能提示急性支架内血栓或脑卒中,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术后1年内是血栓高风险期,任何可疑症状均需及时就医评估。
支架植入后需长期保持健康饮食结构,每日摄入300克蔬菜、200克水果及适量全谷物。避免提重物、剧烈扭转胸部等动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或高原活动,乘坐飞机前需咨询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7-8小时睡眠,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每半年进行心肺功能评估,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