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人体正常体温一般为36.1-37.2摄氏度,测量部位和环境温度可能影响结果。
体温受测量方式影响,腋下温度通常比口腔温度低0.3-0.5摄氏度,直肠温度则高0.3-0.5摄氏度。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体表温度可能短暂升高,但核心体温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午后时段因代谢活动增强,体温可能比清晨高0.1-0.3摄氏度。剧烈运动后体温可暂时上升至38摄氏度,休息30分钟后应恢复正常。女性排卵期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摄氏度,这种生理性波动持续约14天。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正常值可比成人高0.1-0.2摄氏度。
建议选择早晨起床后测量基础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舌下温度3分钟。避免在运动后、进食后或阳光直射环境下测量。出现持续37.3摄氏度以上低热时,可增加测量次数并记录体温曲线。保持每天2000毫升饮水帮助调节体温,穿透气棉质衣物促进散热。若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伴有头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性疾病或中暑可能。